新華社記者陳誼娜 嚴勇
7日,在云南昆明舉辦的2025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上,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發布《思想殖民——美國認知戰的手段、根源及國際危害》智庫報告。報告以思想殖民的概念視角,系統梳理了美國在全球開展認知戰的歷史,以及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背景下的新動向,深刻剖析了美國思想殖民的深層動因及深遠危害,表達全球南方精神自立、文化自信的共同心聲,凝聚文明交流互鑒的全球共識。
當今時代,全球南方國家正經歷著深刻變革與群體性崛起,然而歷史遺留的思想殖民枷鎖,依然束縛著部分國家的發展腳步。歷史上,西方列強不僅在政治上壓迫、經濟上掠奪其殖民地,更通過思想植入、文化輸出與教育滲透,重塑被殖民者的價值觀與世界觀,讓他們尊崇西方文明,失去對自身的文化認同。
真正的“去殖民化”,不僅是收回失去的領土與資源,更需要恢復被竊取的身份認同,重建被改寫的歷史敘事,找回被抹殺的文化自信。全球南方國家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覺醒,從把握自己的文化主權開始。
精神自立是自主發展的前提。只有深刻認識思想殖民的危害,廣大發展中國家才能徹底破除對西方價值觀的迷信,擺脫思想依附,才能立得住、站得穩、行得遠。中國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依賴、不屈從任何外部勢力,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為全球南方國家樹立了精神自立的典范。
文化自信是民族強盛的根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廣大發展中國家需要重新審視自身的歷史與文化,挖掘其中蘊含的智慧、動能與時代價值,才能樹立起對本國、本民族的堅定信心,開辟獨有的文明發展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第二個結合”,是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它讓世界看到,中國走出的現代化道路,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和文明傳統。
交流互鑒是文明永續的法寶。任何文明都不是遺世獨立的孤島,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有存在的價值。不同文明只有交流互鑒、取長補短,才能持續發展。鼓噪“文明優越論”,不僅是對其他文明的不尊重,更會阻礙人類進步的整體步伐。以交融取代沖突,以互鑒消弭對立,才能實現文明的多元、共生、永續發展。
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上,全球南方只要守住文化之根、堅定自主之志、凝聚合作之力,必將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芒,續寫人類文明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