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有探索才知道答案。”這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海底兩萬里》中發人深省的一句話。
2024-12-30回顧2024年,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新科技正在創新傳染病防控工作監測預警模式,助力疾病防控從事后響應轉向主動預警..
2024-12-2712月20日,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介紹了其最新的人工智能(AI)推理模型——o3及其輕量版o3-mini。
2024-12-26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科學研究向極宏觀拓展、向極微觀深入、向極端條件邁進、向極綜合交叉發力,不斷突破..
2024-12-25水是生存要素之一。在中山站,隊員們喝的水從哪里來的呢?
2024-12-2523日晚,隨著“宏圖二號”09至12星成功發射入軌后完成一系列調試并傳回高清影像和數據,由12顆商業雷達遙感衛星組成的“女媧..
2024-12-24美國“星艦”成功上演“筷子夾火箭”、“北極星黎明”任務機組成員完成全球首次商業太空行走,中國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建成并首發..
2024-12-23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我國科學家通過分析嫦娥六號月球樣品,獲得人類首份月背古磁場信息,填補了月球磁場中晚期演化的數..
2024-12-20近日,《自然》雜志在線發布了我國科學家領銜發起、十八國科學家團隊聯合署名的人體蛋白質組導航國際大科學計劃(簡稱“π-HuB..
2024-12-19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了解到,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12月17日圓滿完成第一次出艙活動。
2024-12-1812月17日2時5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航天宏圖PIESAT-2 09~12 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
2024-12-1712月12日15時1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遠征三號上面級,成功將高速激光鉆石星座試驗系統發射..
2024-12-13記者采訪了解到,2024年上海誕生一批硬核成果,基礎研究的“最先一公里”和科技產業的“最后一公里”都開啟了“加速跑”。
2024-12-1312月14日,雙子座流星雨將迎來極大期。
2024-12-12?年終天文盛宴——雙子座流星雨12月14日將迎來極大。流星雨愛好者可在13日夜晚至14日凌晨進行觀測,試著許下新年愿望。
2024-12-12對真健康(廣東橫琴)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張昊任來說,即將畫上句號的2024年是收獲滿滿的一年。
2024-12-11?英國《自然》雜志網站9日發布2024年度十大推動科學發展人物榜單。其中,兩名中國科學家入選。
2024-12-1012月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陳忠偉院士團隊研發的高比能寬溫域鋰離子電池,成功適配中國科學院..
2024-12-10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2部門日前聯合印發的《5G規模化應用“揚帆”行動升級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
2024-12-09?12月8日,火星由順行改為逆行,這意味著火星開始進入最佳觀測期,距離沖日不遠了。
2024-12-094日12時46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升級版”首次發射升空,將海哨一號衛星(中科衛星08星)送入預定軌..
2024-12-0612月5日12時41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千帆極軌03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2024-12-0512月4日12時4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海哨一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
2024-12-04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團隊首次發明了一種液體電子文身墨水,醫生可將其打印在患者頭皮上,作為傳感器以測量大腦活動..
2024-12-0412月3日13時5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通信技術試驗衛星十三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
2024-12-03從上站至今,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中山站的越冬隊員已經在地球最南端堅守了一年。他們有的進行地磁觀測,有的保障一日三餐,有..
2024-12-0311月30日晚間,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圓滿完成首次發射任務。記者走進這座充滿活力與創新的航天發射..
2024-12-02正在執行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號和“雪龍2”號于北京時間11月28日抵達南極中山站外圍陸緣冰,在破冰到達預定停船..
2024-11-29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27日消息,空天院張澤研究員團隊首次實現像素“分割”成像,成功開發出超采樣成像技術。
2024-11-2811月27日10時00分,朱雀二號改進型遙一運載火箭在東風商業航天創新試驗區發射升空,將搭載的光傳01、02試驗星順利送入預定..
202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