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伴侶走進現實,該如何看待“人機之戀”?如何對待其背后的爭議與風險?
2024-11-01太空探索捷報頻傳!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順利入駐“天宮”之后,我國空間科學領域也傳來好消息。
2024-11-01新材料大數據中心是促進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的新型研發基礎設施。
2024-10-31記者10月30日從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獲悉,由我國專家牽頭制定的全球首個干細胞數據國際標準ISO8472-1日前正式發布。該標..
2024-10-30在普若崗日冰原海拔6100米處,中國科學家利用國產鉆探設備成功鉆取到一根長達324米的冰芯,打破了此前由古里雅冰帽保持的3..
2024-10-30近段時間,各地相繼推出政策措施,搶抓風口,聚焦“算力”和“數據”。
2024-10-2910月24日,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辦實踐十九號衛星載荷交付儀式,標志著該衛星工程返回任務圓滿完成。此次交付的實踐十九號衛星..
2024-10-25造一輛汽車,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程,從設計、研發到生產、測試,無數個環節,上萬個零部件。
2024-10-24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日前現身北京順義一家有機農場,了解項目進展,并與多位農業和計算機專業學生交流。
2024-10-24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我國用于開展暗能量射電探測的科學項目“天籟”實驗,日前通過平方公里陣列天文臺認證,入..
2024-10-23神舟十九號計劃近日擇機實施發射,船箭組合體已轉運至發射區。
2024-10-2310月22日8時10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平三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
2024-10-2219日,泰山盤道上出現了一道獨特的爬山身影——身負重物和清運垃圾的機器狗,引發網民關注。
2024-10-22近日在英國《自然·人類行為》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與未提及AI的科研論文相比,提及AI的科研論文引用率更高。
2024-10-21英國知情人士披露,AI機器人“Ai-Da”的一幅畫作將于近期拍賣。
2024-10-18超短周期系外行星于2011年首次在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測光數據中發現,給行星形成理論帶來了獨特的機遇和挑戰,促使科學家重新..
2024-10-1710月16日7時45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二號05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2024-10-1610月15日19時06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千帆極軌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
2024-10-16新華社洛杉磯10月13日電新聞分析|“筷子夾火箭”回收有何重要意義
2024-10-15?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0月11日10時39分,我國在東風著陸場成功回收首顆可重復使用返回式技術試驗衛星——實踐十九號衛星,..
2024-10-1210月10日21時5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高軌衛星03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
2024-10-11我國自主研制的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在上海點火成功-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是我國首次自主研制的最大功率、最高技..
2024-10-08構建廢舊物資回收循環利用體系,做好廢舊物資回收循環利用,做好廢舊物資回收循環利用。
2024-10-089月25日7時33分,力箭一號遙四商業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將搭載的中科衛星01星、02星,吉林一號SAR01A星..
2024-09-259月24日10時31分,我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山東海陽附近海域使用捷龍三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天儀41星、星時代-15/21/22衛星、馭..
2024-09-24我國研發的全球首個多模態地理科學大模型“坤元”19日在京發布。“坤元”可實現地理專業問題解答、地理學文獻智能分析、地理數..
2024-09-209月19日9時14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與遠征一號上面級,成功發射第59、60顆北斗導航衛星。
2024-09-19“維嘉海山是一座科研人員已經較為熟悉的海山,但今天的下潛依然令人印象深刻……海星、珊瑚等生物在海山山頂集中分布。”科考..
2024-09-129月11日午間,我國自主研發的朱雀三號VTVL-1可重復使用垂直起降回收試驗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完成10公里級垂直起降返回..
2024-09-11?“蛟龍號”載人潛水器1日完成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的第11次下潛作業,潛航員傅文韜、下潛科學家許學偉和陳旭光在西太平..
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