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移通學院定位“信息產業商學院”,堅持以學生全面發展為中心,注重培養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知識,較強的綜合素質、國際視野、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競爭優勢的高情商、懂管理的應用型人才。在國家出臺《現代產業學院建設指南(試行)》政策背景下,學校服務于重慶“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以及綦江區“西部信息安全谷”建設,將深化行業產教融合、推動校企一體化發展作為教育事業發展的重點任務,為地方經濟和信息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和技術支撐。
將專業建在產業鏈上
據悉,作為教育部首批中國應用技術大學改革試點院校,重慶移通學院圍繞“新工科”建設、以電子信息為優勢,為扎實推進新工科建設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發,結合學校優勢專業,面向區域產業發展急需對接企業,從專業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發展上,建設基于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專業性產業學院。
2023年9月15日,由重慶市委網信辦、重慶市教委、重慶市綦江區人民政府指導,重慶移通學院主辦的“古劍山”第一屆全國大學生網絡攻防大賽正式啟動。同日,重慶移通學院與奇安信集團合作共建的奇安信網絡安全產業學院舉行揭牌儀式,開啟了重慶移通學院的專業型產業學院建設之路,為進一步加強產業學院發展,學校圍繞重慶市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興產業,打造人工智能專業集群,與重慶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共建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學院,與企業共建智能制造裝備系列核心課程《工業機器人編程與應用》《智能工廠數字化仿真項目實踐》線上資源,共建兩個教學視頻資源;校企聯合為“智能制造工程師班”講授3門實踐課程;共同開設工業視覺檢測應用實戰訓練營。
與此同時,學校建有國際數字貿易產業學院,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貿易創新人才。積極推動各項建設任務的落實和實施,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將特色建在學科交叉點
“特色教育是重慶移通學院一大亮點教育方式。”移通學院介紹稱,學校重點推進課程創新與變革,借“特色教育”著重塑造、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眾多方面能力,形成了成熟的特色教育品牌,創造性建設了獨特的特色產業學院。
據了解,在實際操作層面,移通學院將自身特色教育與地方政府、行業企業等需求相聯系,立足素質教育,打破專業限制,推進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融合交叉發展,建設多主體共建共管共享的特色型產業學院。例如,學校成立全國首家非新聞專業的新聞產業學院,利用“專業+新聞”模式,培養社會緊缺的既有專業素養又具備宣傳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又如,學校與三亞天涯藍海度假酒店共同籌建立音樂劇產業學院,組織師生創制推出音樂戲劇作品,逐步實現音樂劇產業的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此外,為培養更多新媒體影視創新人才,學校還與愛奇藝共建“愛奇藝·重慶移通學院新媒體影視產教融合創新實驗中心”,開設“桃創成長營”定向培養班,實現了產業學院的多元化發展。
將人才建在創新實踐場
就業難是目前高校畢業生面臨的主要問題,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人才結構性錯配”的就業難題,重慶移通學院立足應用型高校建設,將人才建設的重心放在“創新實踐場”,抓住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的契機,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打造集產、學、研、轉、創、用于一體,互補、互利、互動、多贏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創新平臺,讓人才培育更加契合市場需要。
據了解,學校根據地區產業發展和經濟社會需求,學校積極開發校企合作課程,把行業、企業的真實項目、產品設計等納入課程教學案例,推進“引企入教”,加大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對接、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融合。并構建多元化的創新實踐平臺,包括科研實驗室、創新創業中心、校企合作基地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機會和創新資源,提升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
移通學院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系列化的教學改革事項,學院期望能以地區經濟發展需求為契機,深入推動產業學院建設,將產業學院作為學校深化產教融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提高產學研協同創新水平的重要載體,實現在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等多領域的深入合作,為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動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擴展新空間,為中國式現代化增添新活力。(蘇述庚 江銘宇 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