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6月30日電 題:小中見活力 創新領風潮——第二十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見聞
新華社記者趙紫羽、田宇、孟盈如
裸眼3D技術帶你走進虛擬世界,人形機器人運筆揮毫表演書法技藝,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勾勒未來交通圖景……
6月27日至30日在廣州舉行的第二十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迸發創新活力、老字號企業推陳出新、國際展區彰顯硬實力,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2000家企業生動展現如何在轉型升級中“強筋壯骨”。
“專精特新”引領創新
AR眼鏡一戴,眼前就能自動顯現中文翻譯,讓跨語言溝通更加輕松自如。在四川影目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前體驗時,記者好像有了一位“眼前”的隨身AI助理。
“我們這款同聲傳譯AR眼鏡,支持40多種語言,還有AI問答、提詞等功能。從去年11月份發布以來,銷量已達10萬臺。”四川影目科技有限公司線下活動經理王錦豪介紹。
這家員工平均年齡20多歲的企業成立于2020年,專注于智能眼鏡研發。“我們第一次來中小企業博覽會,希望找到上下游供應鏈,尋求國內外合作機會。”王錦豪說。
本屆中博會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搭臺唱戲”,設有省區市專精特新展區2.4萬平方米,1100余家企業參展。
6月28日,安諾機器人(深圳)有限公司冰淇淋機器人吸引消費者體驗。新華社記者趙紫羽 攝
機械臂靈活取杯、添加果醬,短短30秒后,一杯定制冰淇淋遞到記者手中。
“這款冰淇淋機器人是我們的第六代產品,有二三十種口味隨意拼配,加一次料可以出200杯。”安諾機器人(深圳)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郭亞雄介紹,公司還有機器人咖啡機、奶茶機、調酒機等,廣泛應用在商超、步行街、公園、地鐵站等場景。
安諾機器人成立于2017年,專注于AI機器人智慧無人零售解決方案的研發生產。該企業產品已取得70多項國家專利,銷往國內100多個城市,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累計培育科技和創新型中小企業超60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14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6萬家。
“老字號”煥新顏
走進老字號企業展廳,記者被動聽婉轉的鋼琴聲吸引。專注于鋼琴制造近70年的廣州珠江鋼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開始涉足實木家具。
“這兩年嘗試了很多新賽道,比如文創類、家具類、音響等。”廣州珠江鋼琴銷售部區域經理曾勇表示,這兩年鋼琴需求在下降,去年利用龐大的木材儲備,公司開始轉型做珠江琴韻家居。
“目前看訂單量還是不錯的。”曾勇說,這是他們第一次參加中博會,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展示新產品,也希望能吸引更多國外采購商。
據了解,本次中博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及亞洲地區的近180家老字號品牌、非遺技藝傳承機構及國際連鎖企業參展,展覽面積達1萬平方米。
在昌江世宇實業有限公司的展位,濃郁的椰香撲面而來。鮮榨椰汁、椰子水、椰汁燕麥花膠等產品琳瑯滿目,讓人仿佛置身“椰島”之中。
“我們從去年開始做飲料,主要為了解決季節性水果和次果銷售難問題。”昌江世宇實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胡國乾表示,作為老字號國企,要想走得遠要靠品質,也要靠品類創新。
“本次展會不僅是老字號品牌展示的窗口,更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蒙小亮說,潮州陶瓷、廣府涼茶等品牌已通過這一平臺現場達成意向訂單,充分展現了老字號的新活力。
“國際范兒”促合作
走進埃及展區,金色風格炫彩奪目。這次埃及共有約80家企業和機構參展,帶來紡織品、食品加工、化工產品、機電設備等產品。
在梅盧克集團展位,循環播放的宣傳片記錄了品牌創立50多年來的發展成就。公司總經理穆罕默德·梅盧克介紹,公司創立于20世紀70年代,專注于鞋子和女包,目前在埃及擁有20家門店。
“中國的鞋包產業做得非常好,我之前去過8次廣交會,采購過鞋包的原材料、配件等等。”穆罕默德·梅盧克介紹,參加這次中博會主要是想拓展非洲、阿拉伯國家的客源。
以“主賓國”身份受邀,埃及企業參展熱情更加高漲。埃及展覽和會議總局主席埃薩姆·埃爾·納加爾介紹:“今年我們派出多個行業代表團,來學習中國支持和發展中小企業的經驗,深化和中國的各項合作。”
6月27日,第二十屆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尼泊爾展區。新華社記者趙紫羽 攝
尼泊爾展區一款生長在喜馬拉雅山海拔2200米的高山金茶吸引了不少消費者駐足。“希望這款產品能夠在中國找到市場。”尼泊爾有機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凱倫·古隆說,中國是尼泊爾的好鄰居,這次尼泊爾企業帶來了紡織服裝、毛氈等產品。據了解,尼泊爾已連續6年參展。
“中博會跟其他展會不一樣,是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展會,這是我們積極參展的原因。”埃薩姆·埃爾·納加爾說,中小企業在中國和埃及都占據重要位置,為國民經濟發展作出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