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譚衷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實現“十四五”圓滿收官指明了前進方向。
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3%,主要經濟指標表現良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會議指出,“我國經濟展現強大活力和韌性”,同時“經濟運行依然面臨不少風險挑戰”,“要正確把握形勢,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用好發展機遇、潛力和優勢,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林山表示,會議強調從底線思維出發部署應對風險挑戰之策,有助于引導社會預期,切實增強做好經濟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強靈活性預見性”“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有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會議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適時加力
宏觀政策是護航經濟穩定運行的重要手段。會議指出,“宏觀政策要持續發力、適時加力”“要落實落細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并明確作出“加快政府債券發行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兜牢基層‘三保’底線”等多項部署。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楊志勇表示,今年以來,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費、增后勁。根據會議部署,財政政策要落實落細、債券資金使用要提效,要通過推進財政科學管理,讓財政政策釋放更大效能。
“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充裕,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行”“用好各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創新、提振消費、小微企業、穩定外貿等”……在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看來,下半年貨幣政策將持續發力且方向明確。一方面保持流動性充裕,金融總量有望合理增長;另一方面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行,貸款利率或將維持低位。
有效釋放內需潛力
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2%,消費“主引擎”作用進一步凸顯。會議強調,“要有效釋放內需潛力”“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在擴大商品消費的同時,培育服務消費新的增長點”。
“近年來,國內服務消費需求迅速增長,但有效率、高質量的服務供給還不足,盡快補齊醫療、養老、托育等方面短板,有助于打開更廣闊的內需空間。”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蘊說。
投資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會議指出,高質量推動“兩重”建設,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擴大有效投資。
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說,發揮“兩重”政策效能,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將為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能。
堅定不移深化改革
“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推動市場競爭秩序持續優化”“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推進重點行業產能治理”……會議就“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部署一系列重要改革舉措。
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所長辛勇飛看來,這一系列改革部署突出問題導向,有效回應各方關切。
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會議強調,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扎扎實實落實各項助企紓困政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將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推動力。”張林山說。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會議強調,“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莊芮說,穩外貿關鍵在于增強外貿新動能新優勢。外貿企業要加快攀“高”向“新”步伐,推動產業升級,提升產品競爭力。
“優化出口退稅政策”“高水平建設自貿試驗區等開放平臺”……一系列重要部署旨在為外貿企業營造可預期、更優質的營商環境。
今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會議指出,“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要求“做好‘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