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高遠至 原碧霞
2024年秋季開學時,新版英語教材投入使用,相對于舊版教材,內容發生了較大變化,一些人在網絡上反映新版教材“把孩子難哭了”。
時隔一年,新學期開學在即,使用了一年新版英語教材的學生、教師接受程度如何?新版英語教材真的“難出圈”?半月談記者就此采訪了三家教材出版社和部分教材使用者。
新版英語教材“把孩子難哭了”?
去年9月、10月,在新版教材剛投入使用時,網絡上出現了一些反映新版教材“把孩子難哭了”“讓家長懵圈了”“老師不會教了”的短視頻及自媒體文章。
有自媒體文章寫,“開學還不到一個禮拜,三年級起點的英語教材難度已經讓孩子們崩潰了”“全書一個漢字都沒有,老母親看了感覺無能為力啊”……還有的短視頻錄制了孩子因讀不下去英語句子而哭起來的場景。這些短視頻和文章在網絡上大量傳播,引發各方關注。
有機構趁機制造焦慮,發布“家長翻開就懵圈:變化太猛了”“新課標的英語難度簡直是坐著火箭攀升”等焦慮話術,緊跟著的,是某英語學習產品、某外教課等售賣廣告。
2024年9月,三年級同學領到新英語教材
隨著今年秋季開學臨近,有機構又開始在網上制造新一波焦慮,發布如“高考英語配音員吐槽教材難”“三升四的家長崩了,四上新版英語教材難度堪比六年級”等短視頻,有的短視頻點贊過萬,短視頻的最終導向,都是售賣培訓課程或產品。
新版英語教材真的“難出圈”?多位教材出版社負責人向半月談記者表示,新課標加強了學科育人,注重培養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等方面的核心素養,強化課程與學生經驗、社會實踐的聯系,倡導“用中學”,重視培養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和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新教材在主題、語篇類型等方面比舊教材更加貼近生活、豐富多樣,語篇長度也有所增加。但具體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并沒有某些網絡炒作信息說的那么多、那么難。
據介紹,過去一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譯林出版社均針對新版英語教材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新版英語教材的變化確實讓部分老師、學生在剛接觸時覺得有些難,但總體在可接受范圍內。
以小學英語(PEP)新教材三年級上冊為例,人民教育出版社分別在2024年9月、11月和2025年2月開展問卷調查,累計回收教師問卷4萬余份,學生問卷26萬余份,2025年2月參與調查的教師近八成來自農村/牧區和縣城學校。數據顯示,一年來,一線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有顯著提升,89.96%的教師認為難度適合或可以通過努力掌握(對比2024年9月初期75%的數據上升了近15個百分點);91.08%的學生認為教材內容“非常適合、比較適合,或經過努力,可以逐步適應和掌握”。
“我覺得英語書里的對話像唱歌一樣,讀起來很有意思,書里人的表情也生動?!币幻W生說。“對于剛接觸英語的孩子來說,舊版教材一個月就可以進入狀態,新版教材需要多一點時間進入狀態,一旦進入狀態,孩子們學起來就會相對輕松?!币晃秽l鎮中心校小學教師告訴半月談記者。
“過去人們更多學的是‘啞巴英語’,新教材的知識與能力要求更接近學生的真實生活,雖然相比舊教材內容較多、要求較高,但學起來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難。試教課堂教學成效也顯示,學生掌握起來的困難程度低于預期?!蓖庋猩缧W英語教材副主編魯子問說,“從老師到學生,再到家長,接受新版教材都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教材出版社回應三大疑問
對于新版英語教材的主要變動及網絡熱議的新教材焦點問題,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譯林出版社三大出版社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回應。
疑問一:零基礎的三年級英語教材為何沒有音標?
一些家長看了新版英語教材認為,零基礎的三年級教材不教音標,導致孩子不會讀單詞,單詞不會讀就要讀句子,是“不會走路就要跑”。
魯子問說,研究顯示,12歲以上的孩子學習音標更符合認知規律,而低年級孩子學習英語可從自然拼讀開始,“聽說領先”,通過兒歌、對話、情境模仿等方式培養語感,這符合兒童語言習得規律。他認為,過早引入音標符號,可能增加認知負擔,反而影響學習興趣。
據介紹,根據現行的英語課程標準,音標教學不作為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內容。目前各大教材已融入自然拼讀理念,通過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教學(如“cat”“cap”的“c-a”發音),來學單詞的讀音,幫助孩子逐步掌握拼讀能力,為初中系統學習音標打下基礎。同時,新版教材的全書錄音均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免費提供,老師、家長和學生能方便地獲得由教材出版社錄制的標準化音頻。
疑問二:為何零起點英語要從句子開始學?
不少人有疑惑:學習英語難道不應該從認識26個英文字母開始教起嗎?為什么一開始就是句子對話?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英語(PEP)教材副主編馬劍輝說,26個字母的學習已經系統安排在新教材中,隨著字母發音和拼讀規則分散在單元中進行學習。從情景中的聽說模仿開始,符合兒童外語學習的認知規律,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續的語言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2024年秋季開學,三年級同學領到新英語教材
“從單詞到句子的學習方法對成年人是有效的,但兒童學習語言是從綜合認知開始的?!濒斪訂柦忉?,“我們在教材中創造一個語言環境,讓孩子先對語言有一個整體的認知,再開始認識單詞、學習單詞。”
半月談記者看到,人教版、外研版、譯林版教材均創設了與學生生活緊密關聯的真實情境,通過模擬日常對話、角色扮演等活動,讓學生學會在實際生活中使用英語。如譯林版教材中,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主題為“打招呼與道別”,第二單元主題為“詢問對方姓名和自我介紹”,話題簡單日常,語言簡單實用。
疑問三:新教材單詞難、單詞量增加太多?
一些家長和機構在文章和視頻中反映,新版英語教材中單詞量增多、單詞變難,有的單詞甚至是以前初中、高中要學的單詞。
三家出版社負責人均表示,現行的小學英語新教材,依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編寫,單詞量確有少量增加,但主要增加的是中華文化、勞動教育、體育、生命安全等方面有關的詞匯。有的機構把在教材目錄等部分出現的、不要求學生掌握的單詞也列出來,以證明新教材太難,實際上是一種誤導,是在有意無意制造焦慮。
出版社負責人表示,考慮到城鄉差異、學生起始水平差異以及師資力量差異對新教材使用效果的影響,現行教材大都進行了分層設計,既確保內容能夠覆蓋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需求,又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提供空間。
如人教版教材每單元進行分層設計:Part A、Part B為必學內容,Part C為選學內容。各單元中的歌曲、歌謠、游戲以及Part C部分的項目活動、拓展閱讀等,都是輔助性或拓展性的內容,均不宜作為課后作業、檢測或考試的內容。
與此同時,在三上教材使用之后,多家出版社也基于調研中了解到的師生反饋,以及網絡輿情中反映的合理訴求,對教材中一些長難句和復雜詞匯進行了降低難度處理。比如人教版教材,簡化了目錄頁,刪除了單元教學目標導引,適當減少了活動內容、縮減語篇長度,詞表采用更加明顯的分層方式標注等,積極回應一線師生和社會的意見建議。
新時代育新人,“以世界為教材”
為應對新教材帶來的新變化,出版社負責人介紹,教材出版社根據教學需要為新教材配備了多種類型的數字資源,如聽力材料、微課視頻、教學設計、學習任務單、課件、作業練習等,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免費為師生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支持。
受訪者表示,當今時代,人的知識與能力要求處于快速迭代之中,作為促進學生發展的基礎性材料,教材也需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更迭。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英語教育正在從單純的語言技能培養,轉向服務國家戰略、支撐專業發展、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多維目標。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也要隨之改變。
多位出版社負責人、新版英語教材編撰者認為,英語教材改版,面臨考驗最大的是教師。教師必須走出“以教材為世界”的傳統觀念,建構起“以世界為教材”的學習場域,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運用英語解決問題、表達交流,引導學生通過學習,理解所學內容的主題意義,特別是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樹立文化自信。
一位受訪教師告訴半月談記者,新教材增加了傳統文化、國情世情等知識,這對老師的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教材的分層教學,也需要老師吃透教材,根據班級學生的情況開展教學,實現個性化教育。
據介紹,目前三大出版社針對新教材的應用,在全國開展多輪次線上線下教材培訓。截至今年8月初,人教社對各省份近39萬人次骨干教師進行了面培,線上培訓多達200多萬人次。外研社2024年對新標準小學新教材全年培訓場次144場,覆蓋所有的教材使用省份。譯林社新教材培訓僅線上直播已達25萬多觀看次數,針對新教材教學熱點和難點的“譯林英語云教研”專題研討也達到10萬多觀看次數。
學生正在上英語課
譯林出版社小學英語教材主編何鋒介紹,每年暑假和寒假,譯林出版社均會在“譯林英語”微信公眾號、譯林教育網向公眾免費發布新版教材前兩個單元的所有配套資源,含教材PDF文件、音頻、視頻及配套教參,方便廣大教師提前備課、學生提前預習。
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山東省臨沂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英語教研員尹若飛說:“從我們在鄉村學校的試教活動來看,只要課堂問題設計指向性明確,活動指令清晰,教師引導到位,學習效果可以保障?!?/p>
采訪時,多位一線教師及出版社負責人提出,隨著課標、教材改變,考試評價也需要改變。各地應摒棄只看重分數的單一標準,轉而采用更多元、更靈活的評價方式,比如結合過程性評價、實踐能力考查等,客觀準確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和提高程度。教材只是英語教學的一個環節,教學與評價需要跟進調整,才能更好地與新課標、新教材的要求相匹配。
多位受訪出版社負責人認為,英語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可以隨著教師的教學節奏,積極利用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上的免費課程資源,鼓勵孩子多聽、多看、多說,為他們創造“沉浸式”英語學習氛圍。
參與采寫:王思文(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