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孫仁斌 劉藝淳
“蘇超”一路出圈一路歌。調轉目光,在遼寧沈陽鐵西區,今夏舉辦的第二屆“廠BA”籃球賽收官,特變電工沈變集團隊戰勝沈鼓集團隊問鼎冠軍。42支勁旅、65天鏖戰、90場對決、破億級流量……昔日的“鋼鐵森林”隨群眾賽事持續沸騰。當地政府充滿信心——期待鐵西“廠BA”成為一個新的爆款IP。
一系列群眾賽事的火熱,也給予地方更深刻的啟示:當體育項目與地方文化產生共鳴,城市振興也會“擴容增勢”。
“廠”字頭的群眾體育賽事
7月20日晚,容納4000名觀眾的鐵西體育館座無虛席。特變電工沈變集團隊在比賽最后關頭險勝對手,問鼎本屆“廠BA”冠軍。
“勝利屬于所有奮斗者!”觀眾的吶喊穿透現場熱浪,吼出了鐵西人的心聲。
5月17日,第二屆鐵西“廠BA”開幕。平日里的裝配工、技術工程師、沖壓生產員工換上球衣,背傳、急停跳投等好招不斷。兩個月的時間里,來自沈鼓集團、沈變集團等“國之重器”,以及“專精特新”企業的40多支籃球隊展開了90場角逐。
在鐵西區紅梅文創園舉行的一場小組賽對決。李鋼 攝
“村馬”“村超”“村BA”……和“村”系類似,鐵西“廠BA”也來源于群眾,根植于遼沈大地深厚的籃球基礎和工廠文化。
“50后”老李是土生土長的“老鐵西”,也是個老體育迷。他回憶起20世紀70年代,工廠林立、機器轟鳴,體育運動開展得紅紅火火。
彼時,幾乎每個工廠都有自己的籃球隊。球員來自各個車間,有剛進廠的年輕學徒,也有操作熟練的技術骨干,還有手藝精湛的老師傅。老李說,就連當時的遼寧隊,也要和企業隊切磋鍛煉隊伍。
這就是“廠BA”的雛形。鐵西因廠而立,因制造聞名,“永不服輸”的工業精神在球場延伸,也鑄就了城市的鮮明底色。
20世紀90年代,昔日的工業巨人面臨轉型陣痛。迎來新世紀,沈陽市政府痛定思痛,提出“東搬西建”方案——將鐵西區的工廠全部搬到西邊的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級差地租來獲得資金盤活企業,鐵西區由此實現“脫胎換骨”。如今,鐵西區馳騁在產業轉型升級的“快車道”上,匯聚84家世界500強企業、20余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
30萬產業工人的精氣神,鑄就鐵西的文化基因和美學密碼。“舉辦‘廠BA’這樣的群眾性籃球賽,鐵西具有獨特的區域優勢和資源優勢。”鐵西區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局長王暉說,鐵西百年工業發展歷程醞釀出厚重的紅色文化和勞模精神,豐富的工業和文體旅資源又為賽事提供了雄厚的組織基礎,“只有因地制宜辦群眾賽事,才能辦得起來、辦得紅火” 。
流動的“工業嘉年華”
“廠BA”,是工人唱主角的體育盛會,也是流動的“工業嘉年華”,碰撞出文體旅產業融合發展的新火花。群眾賽事將大眾豐富的業余生活和當地的美食、旅游、民族文化結合在一起。不少市民表示,打得好不好,看不看得懂,不是最要緊的事,關鍵要熱鬧。
走出體育館,本屆“廠BA”小組賽“拓圈”走進企業廠區、大學校園、文創街區等,讓籃球賽成為“流動的舞臺”。6月,紅梅文創園的籃球主題公園成為賽場,一場直播吸引30萬網友云端助威。這座由紅梅味精廠老廠房改造的文創街區,頻頻涌現藝術展、“街BA”等潮流場景。從開幕式之夜全網話題量破億,到#鐵西廠BA#話題破3億閱讀量的持續霸榜,再到本屆賽事線上直播總觀看量累計突破3億次,這場工業文化與體育激情碰撞的盛宴,儼然成為今夏現象級城市IP。
紅梅文創園舉行的一場小組賽對決 李鋼 攝
線上線下,不僅流量奔涌,更有創新體驗。賽事首創“文體旅嘉年華”,辦起花樣市集:工業風扭蛋機吸引年輕人打卡;遼寧中醫藥大學養生茶飲供不應求;AI脈診亭前排起長隊解析“運動處方”……看球賽、品文化、享健康,是鐵西“廠BA”周末的多樣體驗。
單一的體育、文化或者旅游消費正轉為有關體育的融合性消費。“希望通過文體旅融合的方式,讓大家玩轉‘廠BA’,將賽事流量轉化為體育消費增量。”鐵西區文旅局副局長李汀說。
一“超”起,群“超”生
體育賽事出圈,多有“梗”的助推,進而實現裂變傳播。如果說“蘇超”出圈是依托“散裝梗”,用“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的反差性話語讓人印象深刻,“村超”爆火則是靠“倒掛金鉤”等抓人眼球的“技術梗”。
“廠BA”也借城市IP“老鐵家族”嘗試玩梗:鐵一代“鐵錘”、鐵二代“鐵頭”、鐵三代“鐵花”……用“老鐵”喚醒公眾對遼沈大地的共鳴,打造城市IP人物。“鐵錘的敦厚干練,故事滿滿;鐵頭的幽默給力,勁頭十足;鐵花的大方敞亮,妙筆生花;鐵柱的前衛新潮,帥氣炫酷;鐵茜的智慧賦能,無限創意;鐵寵的呆萌可愛,鏈接未來。”遼寧大學文學院教授李東認為,“老鐵家族”綜合了工業美學和生活哲學,嫁接了國貨潮品和消費熱點,激蕩了文體娛樂和市場趨勢。
在“梗”的背后,是數字化能力的大跨越。以貴州省榕江縣為例,非遺傳承人、返鄉創業青年、留守婦女等在短視頻平臺講述自己與“村超”的動人故事;萬余名新媒體村寨代言人、村超新媒體專班等迅速讓“村超”在社交媒體大火。
打造品牌IP賽事,是多地嘗試作答的一道考題,“廠BA”也正闖新路、答新題。在多位專家看來,鐵西城市IP打造是一個系統工程,在“文創+文旅”“文創+科技”“文創+藝術”等眾多維度仍有探索空間;另外,還需基礎設施配套整體性提升,用體育打頭、文化助陣、經濟唱戲打造振興新引擎,打好組合拳,避免流量過后的快速“爛尾”。
一“超”起,群“超”生,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在互鑒中共同成長,一個個群眾體育的爆款IP,正在路上。
編輯:原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