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思宸
在品類繁多、迭代迅速、場景多元的零食市場上,人們愿意為什么樣的零食花錢?近期,筆者深入福建泉州市多個零食廠商調研了解到,相較10年前,零食消費者的心態發生很大變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似乎已經“不認”品牌了。面對這樣的挑戰,“老牌”零食廠商正在嘗試“新花樣”,抓住“青年胃”。
“找回”年輕人
你嘗過里面有一整顆野山椒或大蒜的果凍嗎?去年,福建的零食品牌蠟筆小新就推出了這樣一款看似有些“獵奇”的產品。雖然不同人群的市場接受度高低不一,但蠟筆小新產品中心總經理吳瓊瑤還是認為,這是一次有益的嘗試。
“我們通過市場調研發現,有些消費者希望嘗試咸口、辣口的果凍。”吳瓊瑤說,開發這兩款產品的初衷,就是想讓品牌和消費者互動起來。“雖然口味上有些奇特,但產品引發熱議,也迅速售罄,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饋。”
“作為零食快消品牌,我們一定要跟年輕人站在一起。”雅客集團電商總監梁東坡也有類似感受。筆者采訪了解到,在伴隨一代人成長的一批國民零食品牌面前,一個現實的挑戰是,社交媒體時代的年輕人對品牌的認知在變弱——不注重品牌認知,更注重即時滿足。
在口味創新之外,還有什么辦法能滿足年輕人的味蕾?金冠食品另辟蹊徑,更多關注“年輕人的情緒”。今年3月,金冠推出MBTI情緒測試糖。公司產品部經理官秋蘭舉例說:“針對情緒起伏大的消費者,我們在產品中加入茶氨酸,可以起到調節情緒、舒緩壓力的作用。”
撕下“垃圾食品”標簽
過去,高糖、高油、高鹽是零食天生的屬性。受訪廠商認為,這種傳統的產品定位難免與健康消費的導向相悖,而要擺脫“垃圾食品”標簽,就要在配料表上做減法,在生產理念上做加法。
“我們這個車間的潔凈標準與外科手術室相當。”蠟筆小新電商事業部總經理馬赫說,現在部分產品重點面向母嬰群體銷售,必須先在生產環節排除“不健康”的因素。
嚴把生產關之外,實現產品功能化是零食廠商的另一突破口。在芒果口味中加入鐵元素,藍莓口味中加入葉黃素,金冠根據不同的產品口味,添加不同的營養元素。友臣則在低脂、低糖以及藥食同源方向上進行研發,探索肉松零食與健康元素結合的更多可能性。
雅客公司的糖果生產車間 李思宸 攝
維系“魚水關系”
零食廠商逐漸認識到,要完成品牌和產品的迭代升級,找到屬于自己的消費者至關重要。在傳統線下途徑,消費信息觸達總部,要經歷消費者、門店、經銷商、業務部的“長途跋涉”。雅客集團營銷總監汪松杰說:“依托拼多多等新電商平臺,廠商可以更快速、更直接獲取真實的消費反饋,極大提升我們的研發速率和精準度。”
以友臣集團近期推出的一款肉松麻花產品為例,其在平臺技術服務費、推廣服務費減免的幫助下,將單價從最初的32.4元降至17.82元,3天時間日銷就超百單,突破常規新品銷售額,打新成功。
從去年下半年起,拼多多先后推出多項惠商舉措,其中僅推廣服務費減免一項就為商家每年降本數十億元。今年4月,拼多多成立商家權益保護委員會,并推出“千億扶持”計劃,幫助商家減負降本、拓單增收。
在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看來,保護商家權益,平臺也會獲益,二者是“魚水關系”。業內專家認為,洞察消費趨勢、打造新品爆款,提供在營銷、供應鏈等方面的支持,平臺大有可為。這不僅能培育一批具備創新能力的商家,還能帶動產業突破同質化競爭的發展痼疾,逐步完成轉型升級。
編輯:孫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