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今日頭條向網絡水軍再次祭出重拳——最近三個月,平臺共下架違規內容2509條,對44964個賬號無限期封禁等處置。情節嚴重者,平臺將向公安機關報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網絡水軍這一“幫派”伴隨互聯網而生,多年來一直在網絡江湖興風作浪。如果說初代水軍還只是個“灌水機器”,那么迭代至今的水軍早已“功力大增”,進化出分工明確、技術賦能的專業黑產。比如,一些水軍賬號體現出明顯的組織化特征,通過圖文、評論、私信甚至舉報等場景或方式,批量發布同質低質甚至虛假違規內容,以達到其引導錯誤認知、拉踩引戰、蹭炒熱點、流量造假,最終不當獲利的目的。網絡水軍的橫行,不僅是對商業誠信的嚴重踐踏,更是對平臺生態的大肆破壞。
面對在自家地界上撒野的水軍,平臺在治理上責無旁貸。此番抖音就整理了網絡水軍的三大類型六種具體行為——比如,有組織有預謀的批量化發布帶有目的性的不實信息,錯誤引導用戶認知,獲得不法收益;利用各類作弊手段進行刷粉、刷贊、刷評、刷量等行為,試圖通過制造虛假數據,達到偽造虛假流量、炒作熱度、增加曝光等目的;違法違規售賣各類“服務”,擾亂平臺秩序。如售賣刷粉刷贊刷評刷量“服務”、買賣賬號等。一套全面且清晰的認定標準,為發現水軍、治理水軍提供了明確抓手,體現出了治理的針對性和系統性。
今天的互聯網,首先是一個信息大平臺、文化大熔爐,對億萬網民的求知途徑、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產生著重要影響,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是一種必然要求。與此同時,互聯網體現出了極強的延展性和滲透性。一個“+”號,賦能千行百業,壯大實體經濟,不斷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正是基于如此之重的戰略意義,我們期待這個空間秩序井然、風清氣正。也只有在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中,才會有更多鮮活的想象轉化為跳動的字節,打開經濟社會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個意義上,我們必須持續向網絡水軍這一“病毒”宣戰。
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法規打擊網絡不實信息和惡意評論行為。《網絡安全法》等法律對惡意誹謗、虛假宣傳等行為也作出了明確規定。在執行層面上,網信、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正密集行動,未來還是應當加大對網絡水軍違法犯罪行為的查處力度,不僅要打擊刷手,還要深挖背后的中介、組織者、技術支撐者等,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提高違法成本。與此同時,我們期待更多平臺行動起來。今年一月,《抖音將建立安全與信任中心,推進算法和平臺治理透明化》的公告曾引發關注。如今的治理舉措證明,承諾正在變為現實。頭部平臺帶了個好頭,各大平臺都能因地制宜地拿出行動方案,相信網絡生態會越來越好。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與水軍的斗爭注定是場持久戰。我們都是互聯網的參與者、受益者,也都應當成為建設者。每個主體都扛起責任,日益向好的網絡環境一定會帶來更多驚喜。(文/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