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作為河北省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成果,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面向運營全業務場景的大模型體系正式上線。這一“公路大模型”以行業化預訓練為基礎,打通事件檢測、應急處置、信息處置、業務交互等核心鏈條,助力路網從“被動響應”邁向“主動發現、智能決策、直達執行”的新階段。
在京雄高速“1247+6”體系框架下,京雄分公司與百度智能云共同構建了施工規范智能監管、智慧設備智能聯動、交通信息AI報亭、跨車型逃費智能稽核等6個大模型拓展應用場景,提升了運營管理效能。目前,施工規范檢測準確率提升至95%以上;逃費智能稽核替代人工篩查,稽核效率提升1.5倍以上。與六大應用共同發布的還有雙方聯合推出的“京雄智控”智能車載一體機。該一體機作為智能網聯汽車的核心通信終端,在“車車協同、車路協同、車路云協同”等方面表現優秀,將極大助力自動駕駛技術的進步與行業發展。
圖:京雄高速
京雄高速作為交通運輸部第一批智慧公路試點,積極推動高速公路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2024年7月,聯合百度智能云共同開啟《基于大模型的京雄高速運營管理應用關鍵技術研究》項目,依托“DeepSeek+百度文心”大模型雙引擎技術優勢,構建了京雄大模型“1247+6”的建設體系,進一步打造包括“智能出行助手、準全天候預約通行等”在內的六大場景應用。
針對施工規范智能監管場景,依托百度視覺大模型和語言大模型,通過“云監管”與“京雄智慧專家”的內外協同,實現對施工作業從事件發現、安全要素識別到預警處置的全過程監管,自動識別施工現場錐桶擺放、安全裝備穿戴等不規范行為,確保施工風險早發現、處置更智能、管理更精細,施工規范檢測準確率已提升至95%以上,實現了對重要異常事件“秒級推送、一鍵觸達”。自今年3月試運行以來,已累計處理有效異常事件500余起。通過跨車型逃費智能稽核應用,可以實現疑似逃費車輛分析等多種違規情形的智能稽核,上線以來累計識別推送可疑數據3萬余條,鎖定逃費車輛1000余輛。不止于此,交通信息AI報亭場景應用還可輔助各業務部門生成流量預測、收費日報、計劃投資等報告,提升了工作效率。
圖:公路大模型在京雄高速施工規范智能監管場景應用
下一步,雙方將持續拓展大模型應用場景,著力以大模型技術賦能紀檢監督工作轉型,破解傳統監督痛點,提升監督效能。更在公眾出行服務方面,重點推進準全天候預約通行、智能出行助手等拓展場景,以創新驅動路網運行效能提升。
在產業智能化浪潮加速推進的背景下,百度智能云憑借從算力到應用的全棧自研技術優勢,已成為大模型規模化落地的首選平臺;具備從算力、平臺到應用的全棧技術能力,可全面支撐大模型在產業中的高效部署與落地。
作為公路數字化轉型的先行者,百度智能云表示,已構建起覆蓋全場景的智能交通產品體系與解決方案,相繼在河北、山東、廣東、福建等多地落地應用。截至目前,公司已聯合180多家生態合作伙伴,共同為全國200多個城市及地區提供智能交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