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武漢市新洲區鳳凰鎮毛家沖村在市委組織部駐村工作隊幫扶下,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深挖紅色文化資源,壯大特色產業,走出一條“三紅”產業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如今,村集體經濟收入從52萬元躍升至325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長至3.16萬元,一幅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紅色底蘊賦能 綠色產業崛起
毛家沖村是大別山南麓的革命老區。駐村工作隊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將紅色鳳凰展覽館、七方田黨支部舊址等串珠成鏈,打造全省老區精神教育基地,吸引4萬余人次前來參觀學習。
毛家沖村航拍一瞥。
以毛家沖村為中心的“夢里原鄉·生態田園”開放式3A級景區項目、程居崗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加快推進,何家田灣入選省級和美鄉村建設名單。
毛家沖村點溪園古法紅糖小鎮里,古法紅糖熬制工藝嚴格,當天收割的甘蔗經過切碎碾壓,壓出來的汁液去除泥土等雜質,用9口連環鍋小火熬煮,歷經“五榨三濾兩浮一沉”工序,約數個小時后,將紅糖舀入模具,冷卻成形。古法紅糖制作的紅糖麻花、茉莉花紅糖、小米蘸糖等新產品贏得市場歡迎。
今年,村里大力發展紅糖、紅茶和紅色旅游“三紅”產業,年產值突破800萬元,較兩年前增長30.2%。非遺文化展區、農事體驗中心等新業態的加入,讓農旅融合初具規模。
創新驅動發展 家門口就業增收
鳳凰鎮居民劉琴坐在嶄新的辦公室里,熟練地為自動駕駛系統標注著復雜的數據。她指著屏幕上的三維模型笑著說:“誰能想到,我們這些在田埂上長大的人,現在手指一點,就能‘教’汽車認路?”作為鳳凰鎮首批“人工智能訓練師”培訓班50多名畢業學員之一,她已經正式上崗。
原來,為破解留守婦女就業難題,毛家沖村建成新洲區首個AI數據標識基地,帶動80余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毛家沖村古法紅糖產品展示。
工作隊還通過“國企聯村”合作,推動62種農產品上線電商平臺,首周銷售額達10.4萬元。
2025年,高標準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落地,進一步夯實產業根基。此外,村里新建旅游大巴停車場,邀請網紅主播推廣文旅資源,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民生實事暖民心 鄉村治理顯成效
2023年7月,武漢市委組織部第五任駐村工作隊輪換入駐以來,工作隊每月走訪脫貧群眾,動態落實幫扶政策,累計解決“急難愁盼”事項40余件。
駐村工作隊員幫助村民理發。
面對雨雪災害,他們搶修大棚7000平方米,發放物資3萬余元;為困難學生協調社會捐助,助其渡過難關……
通過“塆組夜談會”“民情懇談會”,村民積極參與小微濕地治理、移風易俗等事務,鄉村治理水平顯著提升。毛家沖村先后獲評全國文明村鎮、省級和美鄉村。
從“輸血”到“造血”,從“單打獨斗”到“協同發力”,毛家沖村的實踐印證了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澎湃動能。正如駐村工作隊所言:“只有聚焦群眾所需,真抓實干,才能讓鄉村振興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近日,武漢市委組織部駐村工作隊已經傳遞“接力棒”,這座紅色村莊將繼續書寫新時代的“山鄉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