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黃浦江畔流光溢彩,國產武俠網絡游戲代表作品之一的《劍網3》迎來十六周年慶典。
活動現場,制作團隊攜手泉州、伊犁等地的文化機構與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將南音、木偶戲、簪花圍等傳統藝術,以及北疆遼闊草原的自然風光搬上數字舞臺,在虛擬世界中展現中華文化的博大與多元。
近年來,《劍網3》不斷探索“數字+文化”的創新路徑。今年,全新資料片中融入了泉州古韻與西域風情。從千年古樂到草原牧歌,從閩南街巷到天山雪嶺,一幅跨越南北的文化畫卷徐徐展開。借助自主研發引擎,非遺技藝與地域風貌得到精細還原,使玩家在互動中觸摸傳統之美。這種方式不僅豐富了游戲體驗,更為非遺保護與傳播提供了全新載體。
《劍網3》伊麗川風貌(非實裝截圖) 西山居供圖
作為中國原創IP,《劍網3》自2009年上線以來,堅持以講好中國故事為核心,以科技推動文化傳承。從敦煌壁畫到江南園林,從絲路意象到邊陲風物,作品用數字形式將厚重歷史與當代審美相結合,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煥發青春氣息。
《劍網3》與伊犁文化機構聯動合作 西山居供圖
西山居CEO郭煒煒表示,《劍網3》不只是一個虛擬的數字產品,更是有溫度和人情味的“江湖”。玩家在沉浸式場景和任務中,不僅能欣賞表演、學習工藝,還能與全球朋友分享體驗。數字“江湖”成為溝通中外、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
同時,《劍網3》積極踐行社會責任。從為雅安祈福,到堅持教育公益,再到長期投入非遺保護,該作品始終堅持以文化價值回應時代期待。健康積極的社群氛圍,也讓無數青年在“江湖”中找到歸屬感和使命感。
十六年里,《劍網3》從一款國產網絡游戲成長為數字文化名片。它不僅塑造了獨特的武俠世界,更以數字表達贊美祖國山河,彰顯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