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水稻已進入灌漿期至乳熟期的關鍵階段,這一時期是籽粒飽滿度形成的核心期,直接關系到千粒重和最終產量。連日來,創業農場聚焦“保粒、增重、防早衰”核心目標,從病蟲害精準防控、水肥科學調控到技術全程護航,全方位推進田間管理攻堅,為豐產豐收筑牢根基。
靶向防控后期病蟲害,守護籽粒“生長防線”
灌漿至乳熟期的溫濕度條件,易引發各類病蟲害。創業農場啟用“無人機巡防+地面定點監測”聯動機制,依據病蟲害發生動態實施分類防治。針對個別病害地塊,在灌漿初期開展精準噴施防治;對蟲害蟲情達標的區域,采用高效低毒殺蟲劑開展集中防治,嚴防葉片受損影響光合產物積累。
“這片田昨天監測到少量蟲害危害,今天立即安排無人機進行針對性補防,灌漿期可不能讓葉片出問題。”農場第三管理區技術員手持蟲情監測數據說道。目前,全場籽粒生長態勢良好,葉片功能保持穩定。
精細調控水肥供給,強化籽粒“灌漿動力”
進入灌漿至乳熟期,水稻對水分需求趨于平穩,但對養分的吸收轉向促進籽粒增重。創業農場依據土壤墑情與植株長勢,推行“干濕交替灌溉+葉面補肥”模式:灌漿期保持田間濕潤,避免干旱影響灌漿速度;乳熟期適當控水,增強土壤透氣性,促進根系活力。
在養分管理上,管理區農技人員重點關注植株葉片顏色與籽粒飽滿度。對葉色變淡、有早衰跡象的地塊,通過無人機噴施葉面肥,快速補充磷鉀營養,延長葉片功能期。對生長正常的田塊,減少氮肥投入,防止貪青晚熟導致籽粒灌漿不充分。“今年按技術人員給的‘灌漿期營養方案’管理,水稻籽粒灌漿速度快,現在摸起來已經沉甸甸的,比往年同期飽滿不少。”種植戶賈繼文望著自家稻田里飽滿的稻穗笑著說。
技術人員全程護航,壓實管理“責任鏈條”
為確保管理措施精準落地,農場各管理區組建的“夏管服務隊” 持續深入田間,每日記錄籽粒灌漿進度、千粒重預測值及葉片功能期等關鍵指標,現場指導種植戶調整水肥管理方案。通過種植戶微信群實時推送灌漿期管理要點、天氣預警信息,及時解答農戶關于籽粒發育的疑問。
“灌漿到乳熟這一個月,是決定產量的‘黃金期’,管理上分毫不能馬虎,稍有松懈就可能影響籽粒飽滿度。”農場農業發展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全場正緊盯水稻生長最后關鍵期,以“精耕細作” 抓好田間管理,確保水稻籽粒充分灌漿、穩健成熟,為奪取全年豐收奠定堅實基礎。(潘愛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