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午,洪山區經濟信息化和科技創新局(以下簡稱區經科局)組織召開科技專項資金“撥改投”工作實施情況座談會。區經科局、區科投集團負責人與首批獲得“撥改投”支持的8家企業代表進行座談交流,總結改革成效,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會議聽取了區科投集團關于“撥改投”工作實施情況的匯報。與會企業代表分別介紹了項目研發、技術產品推廣進展、面臨的問題及下一步計劃。參會人員圍繞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了深入討論。
洪山區自2024年8月啟動科技專項資金“撥改投”改革,采取“先投后股”方式支持初創期企業開展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首批項目征集吸引60個項目申報,最終簽約8個項目,撥付支持資金1300萬元。
首批項目實施8個月以來成效初顯,已引育硬科技企業11家,引進院士、長江學者、教授等高端人才17名,形成知識產權68項,撬動社會資本投入超7400萬元。目前,已有1個項目成功實現轉股,3個項目有望年內完成轉股。第二批項目申報量增至74個,經核準22個項目獲得總計3850萬元支持,改革吸引力持續提升。
2025年以來,區科投集團與區經科局持續強化投后服務,通過資源整合與精準對接賦能企業發展。區科投集團上半年累計舉辦科創家大講堂、科創家融資路演等活動20余場,一對一服務企業20余家次。
區經科局推出“山水星光”計劃,組建武漢先進技術研究院,打造創新資源對接與成果轉化平臺;在高校周邊布局建設3個“星創空間”,為符合條件的師生創業項目提供最長3年減免租金支持;部署建設環理工大創新街區,促進科技企業就地融合與街區品質提升。
針對企業反映的發展需求,區經科局主要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做優全鏈條服務。以系統性思維構建“全周期賦能、多維度保障”的科創生態,從企業初創期的“撥改投”資金扶持,到成長期的融資對接、用地支持、產業鏈對接,再到成熟期的成果轉化激勵,形成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服務鏈條。讓政策紅利與市場活力充分涌流,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能。
下一步,洪山區將進一步加大財政科技資金“撥改投”支持力度和覆蓋范圍,重點支持更多早期科技人才項目在洪山落地轉化,為武漢市加快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貢獻力量。(記者 肖滿 通訊員王磊 易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