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不斷探索鄉村“家長夜校”精品課家庭教育新路徑,以“理論講解+情景展示+案例分析+現場互動”教學模式,推動家庭教育從“單打獨斗”邁向“協同創新”。
由開遠市委宣傳部牽頭,開遠市組建由25名教育、司法、心理、農業等領域師資組成“市級師資團”,同時,各鄉鎮(街道)積極挖掘本地“土專家”,形成“市級師資+鄉土講師”雙向融合師資矩陣走遍全市各鄉鎮、街道。
碑格鄉鄉村“家長夜校”精品課現場。(2025年7月15日攝)
在碑格鄉阿癡村,身著彝族服飾的村民認真觀看鄉村“家長夜校”精品課《星期天》和《特殊家訪》。演出中,孩子沉迷手機、父親缺席、親子間溝通隔閡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無數家庭的日常。臺上演員們生動真實的表演,讓臺下村民陷入思考。
“我家有兩個孩子,孩子爸爸在廣州打工。孩子還小,平時都由我一個人照顧。”村民王俊雙說,《特殊家訪》里父親缺席孩子成長的情境和自己家中有些類似。“平時我忙的時候,確實會用手機哄孩子快速安靜下來。現在看到《星期天》里那個女孩對手機上癮,我有點擔憂,打算帶孩子多出去走走。”
鄉村“家長夜校”活動走進羊街鄉。(資料圖)
在羊街鄉,夜校把彝繡非遺工坊搬進課堂教學;在碑格鄉,夜校為當地彝族、苗族村民量身定制雙語課程。
在中和營鎮,夜校與小龍潭監獄聯合建成3個“陽光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基地,推出“夜校+心理”特色課程,累計開展家庭教育活動10場,惠及100余戶家庭,讓心理關懷溫暖更多鄉村家庭。
為了讓更多家庭參與其中,鄉村“家長夜校”精品課突破時空限制,線下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學校、農家書屋等陣地資源,課堂“送到”群眾家門口;線上構建“線上+線下”融合模式,通過“文明開遠”公眾號“家庭成長營”定期推送課程內容,讓更多家長隨時隨地“入校”學習;圍繞高考填報、開學準備、假期安全等關鍵時間節點,推出專題課程,回應家長多樣化需求。
目前,開遠市鄉村“家長夜校”精品課已累計開展活動260余場次,覆蓋所有鄉鎮和街道的1.2萬個家庭。(遲曉景、黃西繁、李雪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