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最新一批省級標桿孵化器名單,南智先進光電集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智光電”)成功入選,成為南京江北新區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機構。同時,南智光電還獲評南京市首批中試平臺單位。至此,南智光電構建起覆蓋技術驗證、產品驗證、商業驗證直至中試量產的貫通式成果轉化體系,成為全省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創新的重要示范。
科技成果要實現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必須跨越“死亡谷”和“中試難”的關鍵環節。以往不同階段往往由不同機構分段承接,存在資源銜接難、路徑割裂、效率偏低等痛點。南智光電則打破傳統邊界,憑借同時獲批“省級標桿孵化器”和“市級中試平臺”的雙重資質,在成果轉化鏈條上實現了“從0到1”與“從1到10”的無縫對接,構建出“鏈式遞進、模塊聯動”的平臺化解決方案。
作為國內首個“薄膜鈮酸鋰+X”光電異質集成平臺,南智光電依托南京大學、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與江北新區三方共建優勢,圍繞光通信、人工智能、微光機電系統等前沿領域,精準對接高校及科研院所,已孵化轉化科技成果20余項,吸引上下游科技企業和創新團隊在江北新區集聚發展,形成了“平臺帶動+產業協同”的創新生態。
“從最初的物理空間分散孵化,到如今的平臺生態集聚模式,我們更注重在系統層面打造產業孵化和轉化的合力。”南智光電運營負責人葉萍表示,“這種平臺化聯動機制不僅提升了科技成果的轉化效率,也極大增強了企業在‘研產貫通’過程中的組織力與穿透力。”
為進一步支撐平臺能級提升與產業落地,南智光電已啟動新一輪產線布局:一期總面積近2萬平方米、具備高等級潔凈空間與甲類化學品倉儲能力的光電子產業中試基地已正式開工,預計年底投入使用。該空間將為高技術企業提供中試驗證、工藝熟化、小規模量產等關鍵環節的軟硬件支撐,并以模塊化運營方式滿足不同階段的技術與產能需求。
與此同時,依托江北新區光電產業園優質的產業空間資源,南智光電還將與金基文商等合作方深度協作,共同打造面向全國的光電子產業化示范區,建設具有綜合配套能力的“成果熟化—產業放大”協同體系,形成政策、技術、資本、人才“四位一體”聚合平臺。
近年來,江蘇省持續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構建“高端研發+中試熟化+產業轉化”一體化機制,加快推進科技成果“高效轉化、快速變現”。南京市亦創新性提出“四個融合”(科技與經濟融合、科技與產業融合、科技與金融融合、科技與人才融合),以高水平科技成果轉化助力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
江北新區作為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主陣地,圍繞“服務企業、項目建設、研產貫通、招商引資”四大行動,聚焦中試平臺、孵化器、專業化眾創空間等重點載體,持續提升科技成果從“實驗室成果”到“產業化產品”的轉化效率。南智光電的“雙平臺”獲評,正是新區探索構建貫通式科技成果轉化體系的典型成果。
“我們非常看好光電子信息產業的戰略潛力,將全力推進產業園區配套建設,與南智光電協同打造具有示范效應的高端制造聚集區。”金基文商光電產業園項目部負責人表示。
眼下,一個以南智光電為核心、以平臺+生態雙輪驅動的高端光電子產業集群正加速成型。借助“標桿孵化器+中試平臺”的疊加優勢,疊加江北新區在政策、空間、產業等維度的支持,一條“從原始創新到規模化落地”的成果轉化快車道正蓄勢而起,為南京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搶占未來科技發展制高點注入澎湃動能。(南京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 張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