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評論員 楊有宗
35年前,黨中央全面研判國際國內大勢,統籌把握改革發展大局,作出了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重大決策。自此,浦東踏上了波瀾壯闊的發展征程,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精彩地標。今天,浦東以舉世矚目的成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提供了最鮮活的現實明證,為改革開放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最生動的實踐寫照。
從爛泥灘、蘆葦蕩到高樓林立的現代化新城,浦東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浦東地區生產總值從1990年的60.24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1.78萬億元,增長近300倍。從全國第一個新區、第一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到第一個自貿區,一系列制度創新成果和發展經驗從浦東走向全國。
改革是浦東發展的動力源泉。從早期的“資金空轉、土地實轉”創新,到如今縱深推進的綜合改革試點、自貿試驗區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浦東始終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沖破體制機制障礙。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浦東改革創新實踐需要,制定浦東新區法規。近年來,23部浦東新區法規落地,在保稅維修等新興領域,為企業發展開拓了新空間。
開放是浦東發展的鮮明特質。全球經貿格局深刻變革,中國始終是全球經濟的穩定錨和避風港。浦東新區始終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區內外資企業和分支機構已達2.8萬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占上海全市比重近50%。新征程上,浦東新區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歡迎全球投資者共享浦東發展機遇,著力打造更加理想、安全、有為的全球投資目的地。
創新是浦東的亮麗底色。位于浦東的張江科學城是中國創新的一個品牌,上海創新的一面旗幟,30多年來從17平方公里擴大到220平方公里,始終活力四射,始終勇立潮頭,力爭到2030年,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科學城。
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展望未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浦東新區將堅持以國家戰略任務為牽引,勇當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全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首創性改革,全力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全力推進聚焦全鏈條全周期的集成化創新,以更高水平改革開放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充分發揮龍頭帶動和示范引領作用。
(編輯:張子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