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評論員 孫飛
近期,有網民發布視頻稱,其乘坐的高鐵列車部分空調出風口積灰密布,引發網友討論。
這位網民發布的視頻顯示,其9月上旬乘坐的長沙南至張家港高鐵列車上,有部分空調出風口積灰十分明顯,且不止一處。有網民擔憂積灰隨空調出風,增加病菌等傳播概率,也有網民評論稱“不敢呼吸了”。廣鐵方面隨后表示,已安排人員對該列車所有車廂進行整潔整備;將進一步加強旅客列車日常保潔和設備維護管理,努力為旅客提供舒適、干凈的乘車環境。
事實上,這樣針對鐵路衛生的吐槽并非孤例。7月下旬,有網民發布視頻稱,自己乘坐從蒼南站到無錫站的高鐵商務座,座椅上以及扶手處的小桌板內部有大量灰塵未清理;有旅客稱自己近期乘坐湛江西到廣州南的列車上,衛生間里到處是水漬、異味難聞;還有網民此前分享了一張高鐵座椅照片,顯示座椅已發黃,椅套也已脫落。這種對高鐵座椅衛生的擔憂情緒使得高鐵一次性座套成為暢銷“出行神器”,部分商鋪熱銷超萬件。
接二連三的高鐵衛生吐槽、成為“硬需求”的高鐵一次性座套,折射當前高鐵“軟服務”存在短板。在我國高鐵不斷提速、為人們出行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要看到,旅客對高鐵衛生服務的要求更趨于精細化。這些看似小事的“衛生短板”背后,反映出人們對公共出行服務的更高期待,也對高鐵服務提質升級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進一步完善高鐵衛生清潔標準,同時完善監督機制,增強旅客對高鐵衛生狀況的信任,亟需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從“走得了”到“走得好”,我國高鐵建設幾十年來取得了長足發展。一趟趟列車穿過山脈、越過田埂,描繪“人享其行、貨暢其流”的生動畫卷,高鐵讓流動的中國充滿繁榮發展的活力。近年來,為了提升旅客出行體驗,高鐵方面從設置靜音車廂,到打造無煙出行環境,從旅途可訂外賣,到座椅下方設置充電口,不斷展現服務誠意、努力提升服務質量。高鐵的“高”,不僅體現在速度效率的持續提高,也需在精細化服務方面不斷發力,以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和出行的期待。
“十一”假期出行高峰即將來臨,鐵路等旅客數量大幅增長,安全風險也可能隨之增加。衛生安全、出行安全、服務質量的螺絲釘,一顆松不得、一刻也松不得。
網民的“吐槽大會”,要真正成為高鐵服務優化的改進契機。鐵路等部門在回應網民關切的同時,更要通過實際行動提升旅客的“衛生信心”,不僅是發現問題后對列車清潔整頓,更要以旅客需求為導向,加強衛生管理、完善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質量,讓乘客的每一趟旅程都更舒心、安心、放心。
編輯:郝嫻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