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評論員 李偉
這個開學季,武漢兩所高校的迎新舉措讓人眼前一亮:武漢工程科技學院設立兒童游樂區,由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擔任志愿者幫新生家長“帶娃”;華中農業大學開放體育館,為送學家長提供免費住宿,這一舉措堅持已有約三十年。兩所學校不約而同地將迎新服務范圍從新生擴展至家長,展現了高校對學生服務的細致入微和深厚的人文關懷。
提到“迎新”,大多數高校都聚焦在對新生的服務和管理上。而這兩所學校的舉措,則打破了這種思維定式,敏銳地捕捉到了當代學生家庭的實際需求。武漢工程科技學院的兒童游樂區,解決的是多孩家庭的實際難題。當越來越多家長帶著年幼子女一同送學,這個簡單卻貼心的安排,能讓家長和新生安心辦理手續,不再左右為難。而華中農業大學的免費住宿舉措,則直面了外地家長的經濟負擔和住宿難題。開學季高校周邊酒店價格飛漲,許多家庭為了節省開支不得不連夜返程。開放體育館提供臨時住宿,解了家長的燃眉之急,這份心意彌足珍貴。
高校迎新工作往往是家長與學校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一印象至關重要。這些暖心舉措不僅緩解了家庭的實際困難,更傳遞了高校的包容文化,增強了家長對學校的信任感。當家長看到學校如此體貼入微,自然更加放心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當然,也許有人質疑這是否屬于“過度服務”,擔心會削弱學生的獨立性。但實際上,大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支持,高校尊重并接納這種家庭聯系,反而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過渡到獨立生活。
兩所學校的舉措,看似只是小小的迎新創新,實則反映了高校服務理念的重大轉變:從管理思維轉向服務思維,從關注學生個體到關注學生所處的家庭網絡。這種轉變值得肯定。讓管理和服務回歸人文本源,從而更好支持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這不僅是高校發展的趨勢,也是其存在的根本價值所在。
高校的競爭力,不僅體現在學術研究和教學質量上,也體現在人文關懷和管理服務的細節中。期待更多高校在服務理念上繼續升級,將人文關懷作為大學建設的必修課。只有當高校真正關注人的需求,關注每一個細節,才能打造出有溫度的教育環境,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